从家具陈设,看一个人的品位
更新时间:2018-08-13 收藏此页

“文盲不可怕,美盲才可怕。”一百多年前,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“以美育代宗教”。曾经,国人对此嗤之以鼻;如今,国人朝着美盲的路上策马奔腾。

审美和生活息息相关。美学最大的用处,正是在于它的无用。听古典音乐没有好处,欣赏家具的美好也没有任何用处,而这无用之用,才正是生活伟大的地方。

古森红木阔叶黄檀书房组合  

生活的审美就是人生的艺术。那么,中国家具呢?  

我们见识过唐代家具的雍容华贵,推崇宋代家具的素雅端庄,迷恋明代家具的精致简约;喜爱清代家具的繁华高贵……如今,这些古典家具也被我们摆上了高高的祭坛,作为炫耀的资本。  

然而,当这些见证过传统生活文化的家具,被从生活中剥离,仅作为增值的收藏品时,它的美已经渐渐枯萎。

纵观以中国传统家具布置的居所,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多是“外国人”的杰作。安思远、艾克、菲利普、柯惕思……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家具收藏家,将中国家具陈设进生活,可以说,他们比许多中国人更懂中国生活的文化。

“明代之王”安思远对于中式古典家具的陈设,早已脱离中国古典审美的束缚,按照自己的品味、阅历和秩序去重新营造,融入生活起居之中,是他独有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体现。  

法国人“罗汉”喜欢收藏太湖石,其人也颇有些“瘦漏皱透”的风骨。他偏爱华美高贵的中国漆家具,髹漆屏风和大柜,是主项;他亦喜爱自然随形的根结家具,根结椅和根结几,在他的空间中被用得如影如神;太湖石和中国园林也是他不能割舍的中国情怀……  

家具和人是一样的,出生的时候,是质朴的,然后慢慢长大,在生活中吸收了复杂的影响,本质变了。

王世襄先生在《明式家具珍赏》中说:研究古代家具和人的关系,看它们在往日生活中如何被陈置使用,是一个重要而有趣味的课题。可见家具器物的审美,不仅仅在于“审视”,更在于“用”。  

人活于世,无非是寻求更好更美的生活。找回遗失的中国之美,将审美品位融入生活,寻回中国生活美学里那一点分寸感。